视歌网> 新闻> 资讯> 浏览文章
[图文]共富试验片区:沂蒙片区化面向未来再升级
0 琅琊新闻网 2025年11月27日

清晨的薄雾中,临沂市河东区汤泉耘谷共同富裕试验区现代化加工储运中心里,工人们正将一袋袋良种装车发运。“现在每天能加工300吨良种。”负责人指着自动化生产线说,“共富片区建设让我们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。”

这样的景象,正是临沂市今年推进共富试验片区建设的生动缩影。从河东区的“汤泉耘谷”到罗庄区的“稻香蛙鸣”,临沂市在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,以“探索片区共富模式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”为引领,推动乡村发展从“单村突围”向“片区共富”升级。

机制破壁: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

在罗庄区册山街道“稻香蛙鸣”片区,功能性党组织的成立让多个行政村实现了统一规划、协同发展。


[图文]共富试验片区:沂蒙片区化面向未来再升级       这一变化得益于临沂市出台的《关于“探索片区共富模式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”的实施方案》。方案明确要求,在各试验片区创新设立功能性党组织,统筹推进试验片区建设。

河东区汤头街道的实践证明了这一机制的有效性。通过组建“汤泉耘谷”联合党委,4个村庄打破了行政壁垒,吸引区属国企农发集团成为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,统一整合2400余亩耕地,重点发展稻麦良种繁育、加工、储运等一体化产业,带动片区村集体年均增收41万元,实现了“土地变资产、农民变股东”的改革目标。

资源转化:唤醒沉睡的乡村资产

共富的关键在于让资源活起来。临沂市各试验片区系统开展资源资产清查,通过第三方评估量化资产价值,推动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股金。

在罗庄区“稻香蛙鸣”共富片区新桥村,一片曾经的闲置建设用地如今已成为热闹的宠物交易市场。这处市场入驻了10家精品店铺、1家物流公司和100余家零散商户,每年让村集体直接增收4.5万元,还带动了500多名村民就业。

这是临沂市推进农村“三资”整治提升村民生活的生动实践。按照方案要求,各试验片区系统开展资源资产清查,通过第三方评估量化资产价值,推动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股金。目前,罗庄区“稻香蛙鸣”片区的闲置宅基地、汪塘等资源经第三方评估,量化资产总值达1.2亿元,为市场化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共建共享:多元收益激发内生动力

共富的核心是共享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,要构建“企业+合作社+家庭农场+农户”四方联动机制,创新“保底收益+按股分红+务工收入”多元分配模式,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、园区务工、股份分红、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增收。

罗庄区“稻香蛙鸣”片区的“稻蛙共生”项目,创新“一水两用、一田三收”的循环农业体系,不仅实现了稳粮增效,更蹚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。农户不仅拿到每亩12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,还能在园区务工获得80元的日薪,更可通过土地入股享受35%的收益分红。“一块土地三份收入”让农户年均增收超过1.5万元,激发了参与热情。

河东区汤头街道的温泉田园微度假项目不仅带动了周边村庄发展,还推动了“田园变公园、农房变客房、农品变礼品”的转变。温泉田园项目带动河东区官庄村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,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,创造“家门口”就业岗位1990多个。村民张大姐在片区民宿从事服务工作,月收入2000多元:“现在不用外出打工,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,还能照顾老人孩子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”

一袋袋良种整装待发,一片片稻田蛙声阵阵,临沂市的共富试验片区里,乡村振兴的脉动强劲有力,诠释着“片区化发展”的深刻内涵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,在已建成的193个乡村振兴片区基础上,进一步推广共富试验片区经验,打造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乡村振兴“沂蒙好例”,推动临沂市乡村振兴迈向更深层次、更广范围、更高质量的共富新阶段。

记者 汤婷 通讯员 曹蕾


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法律声明- 人才招聘- 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